洁净的无尘生产车间、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古法与科技融合的制茶工艺……7月2日,一个千吨级柑茶制造中心——广州世纪茗家茶叶公司在新会三江镇落成并投产,厂房面积近10000平方米,按年产千吨茶的产能标准设计,总投入约2000万元。
广州世纪茗家在新会有柑园种植基地,是集新会柑种植,陈皮普洱茶研发、制造、销售,陈皮文化、茶饮文化传播三大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陈皮和普洱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同时又适合大众人群。我相信,柑普茶、陈皮茶会越来越受市场的热捧。”该公司董事长覃兵说。
也有人不看好“小青柑”的未来,如在新会区同德二路经营十几年茶叶的赵先生。“‘小青柑作为柑普茶,个人认为不会长青。这两年‘火’,是因外地人不了解陈皮的功效。”
尽管意见不同,但客观事实是,有不少生产柑普茶、“小青柑”的大茶厂进军新会。有不少大种植户自己也投资茶厂,到云南找茶厂合作,到东北联系好销售渠道,如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柏球。
在七堡的常稳柑桔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李柏球指着柑树上挂满的小青柑果说,“2016年我们用正宗新会小青柑制作的柑普茶,已经卖清。”再过一周,他新开设的茶厂就要投产,实现“小青柑”一条龙规模化生产。
前段时间,李柏球的团队到云南考察采购普洱茶,与云南一家大茶厂签订购茶协议,受到了茶厂的热情招待。李柏球说,“这几年,柑普茶及‘小青柑’的兴起,新会人大量采购普洱茶,直接拯救了许多销售不畅的普洱茶厂。”
此后,他的经销团队也到东三省去,“销售网络搭建好了,北方对‘小青柑’的认可和喜爱出人意外。”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