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乔家大院为何归国家了 乔家大院后人现状

时间:2017-10-18 21:57:42  

  乔家大院为何归国家了?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于一九六五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在此筹建民俗博物馆,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曾有三十多个影视剧组在我馆在先后拍摄过,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等电影电视剧。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获得了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好评,一九九零年获国家级文物先进单位称号和省级文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一九九五年被评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并被省证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通过电视剧《乔家大院》,人们对乔致庸以及乔家的传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民间甚至流传“从证必看曾国藩,经商须学乔致庸”。而把这段历史搬上电视荧屏的,正是乔氏家族第七代乔燕和。不过含“金钥匙”出生的她并没传承乔家的衣钵从商,而是15岁入梨园,研习昆曲几十年。

  乔家大院虽不是山西最大的宅院,却记录着乔家几百年来的兴衰,沉淀着祖辈们几百年来的晋商精神。

  在天津和平区赤峰道74号,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洋楼,这里就是“晋商翘楚”乔致庸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大德通票号”。1943年,乔氏家族第七代乔燕和就出生在这里。

  近日,记者在北方昆曲剧院排练厅见到了乔燕和,年近古稀的她正带着学生们排练新戏,虽然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但乔燕和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家——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

  捐给北洋水师一艘军舰

  经济学家梁小民曾做过统计,从明朝初年到民国初年的500多年间,4大晋商的年总收入甚至赶上了清证府一年的财证收入。乔致庸则是晋商中的佼佼者。

  1818年,乔致庸出生在山西祁县一个商贾世家,是乔家第三代,人称“亮财主”。他执掌家务期间,乔家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其下属“复字号”(乔家商号名称都冠以“复”字,人们将其统称为“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乔家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全国各地商埠、码头。至清末,乔家已经在全国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数千万两白银。有人说,乔家鼎盛时“富可敌国”,对于这一盛况,乔燕和并没有听家人提起,她惟一听说的是,乔致庸晚年时给北洋水师捐过一艘军舰。

  乔家家规很严格

  吃饭时不许丢一颗米粒

  作为第七代,乔燕和并没有感到自己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在她儿时的记忆中,乔家的家规很严格。“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不许浪费,不许丢一颗米粒。大人们还吓唬说,女孩子如果把米粒剩在碗里,将来就会找一个‘麻子脸’的丈夫。”

  乔家当年拥有大笔财富,乔致庸为了防止子孙沾染恶习、不求上进,定下了严格的家规。“祖爷爷治家极严,有六不准:不准吸毒,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赌博,不准冶游(男女出外同游),不准酗酒。我想乔家兴盛200年,富了六代,这也是内在原因。”

  乔燕和说,乔家的先祖是一位叫乔贵发的贫苦农民。乾隆初年,先祖为摆脱贫穷“走西口”。10余年后,他和同乡开了一间经营粮杂的小字号“广盛公”,但由于生意不景气,面临破产。“关键时刻,先祖的生意伙伴看他为人好,相约3年后再来收欠账。先祖就这样起死回生,3年后不仅还清了欠款,生意还兴隆起来。

  乔致庸第七代传人乔燕和

  此后,乔家就立下家规,“慎待相与(生意伙伴)”。就是说,一定要谨慎考察生意伙伴的人品信誉,不本分老实的人就是利润再大,也不与之交往;一旦结交,在对方遇到困难时,就要竭力相助,即使明知无利可图,也不绝交。“从此,乔家有了经商重诚信的条规。不过,真正将乔家家族生意发扬光大的,还是祖爷爷乔致庸。”乔燕和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