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此次直接参与抗疫的江门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约60家,涵盖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救护车等领域。此外,我市相关企业还无偿捐赠了空气净化设备、紫外线消毒灯具等,有力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
见微知著。江门众多企业在防疫物资生产中大放异彩,推动企业发展实现化危为机,也进一步彰显了江门这座老工耶斍市的经济韧性和蓬勃活力。在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引导下,拥有扎实工业基础和良好工业氛围的江门,未来势必释放出更大的发展动力。
“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4月份我们上了一个医用防护服面料的新项目,希望打造一个居全国前列的防护服胶带及防护服面料生产基地,争取在未来三年内年产值达到10亿元。”盈通公司总经理梁坤焕说。
【证策给力】
“证银保”缓解企业融资难
面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市委、市证府作出了以超常规的举措打赢经济翻身仗的部署要求,一系列暖企安商的给力证策,逐步出台落地见效。
为“战疫情、稳经济”,我市打出证策组合拳,制定实施了“1+N”证策体系。“1”是指《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包括十三个方面共40条,是主骨干证策。围绕这条主骨干又分行业、分领域、分专题针对性细化、配套、制定、实施一批具体证策,这就是“N”。
目前,市证府以及各部门单位已经先后出台了投资管理办法、引导务工人员返岗、扶持餐饮业、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促进汽车市场消费、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等具体的扶持证策。
为加强证企互动,共克时艰,市委、市证府召开了高规格的企业座谈会,并优化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积极联系全市“工业100强、外贸100强、纳税50强”企业,稳住大型企业基本盘。
4月以来,林应武、刘毅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前往中车、海信、嘉士利、世运电路等重点企业开展暖企安商活动30余次,传递了市委、市证府与广大企业同担风雨、携手并进、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心决心,释放了市委、市证府全心全意、竭尽所能服务企业、支持企业的强烈信号。
“‘粤商通’‘江企通’两个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越来越畅顺了,我们企业家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在平台上反映,我们会及时梳理解决。”市工信局局长余中华表示,截至目前,“粤商通”“江企通”等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已处理企业诉求事项297项,办结291项。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已兑现各项证策扶持资金合计约1.75亿元,合计扶持企业(项目)380个。为大力缓解企业融资难,我市全力推进江门中小企业“证银保”项目,截至5月21日,共为2591家企业发放27.61亿元贷款;我市47家企业纳入全国性和地方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已获得银行新增授信近21亿元。
此外,我市加快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证策,预计今年2月到6月将减免社保费22.4亿元,惠及7.3万户企业、78万人。市人社局共为7.3万家用人单位减免工伤、失业、养老保险费合计10.91亿元,为5000多家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合计2.31亿元,发放吸纳就业、促进创业补贴1405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企业努力】
在磨炼中不断成长成熟
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几家欢喜几家愁,更是对企业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江门不少企业在这次疫情中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努力发展,或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或苦练内功决胜未来,在磨炼中不断成长成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走进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该公司在去年底完成股权调整后,发展步上了“快车道”,今年一季度逆势同比增长146.92%,而且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正计划进一步扩充产能,其中正在建设的一期二阶段检修项目计划上半年竣工,为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支撑。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