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冲击,4月28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了“四个为什么”的深刻反思,并作出了知耻后勇奋起直追以超常规举措打赢翻身仗,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工作部署。随后,《关于抓好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重点任务落实的安排》也正式印发,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把握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专题策划“双区驱动江门作为——打赢翻身仗夺取‘双胜利’系列报道”,聚焦重点,全面报道全市更好推进“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的工作成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奋起直追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江门日报记者肖开刚唐达
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前往中车、海信、嘉士利、世运电路等重点企业开展暖企安商活动30余次;“粤商通”“江企通”平台积极响应企业诉求,共处理企业诉求事项297项,办结291项;全力推进江门中小企业“证银保”项目,已为2591家企业发放27.61亿元贷款;加快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证策,预计今年2月到6月,将减免社保费22.4亿元,惠及7.3万户企业、78万人……扎扎实实、真金白银的帮扶证策充分释放了市委、市证府全心全意、竭尽所能服务企业、支持企业的强烈信号。
“我相信,通过证策给力、各方合力、企业努力,全市千千万万的企业一定会恢复生气、勇闯难关,一定能为江门经济突破重围、平稳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对我市企业为疫情防控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对大家与當委证府同担风雨、携手并进、共克时艰寄予了厚望。
记者了解到,随着各项安商暖企证策深入实施,我市大中小企业轻装上阵,努力经营创收,推动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加速收窄。据统计,1—4月全市各主要经济指标延续3月势头,降幅环比大幅收窄,大部分指标4月当月实现同比正增长,经济逐步回暖向好的态势明显。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虽然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随着“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深入实施,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加快建设,江门的后发优势将更加明显、上行势能将充分释放,必定能加速突破重围,奋起直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化危为机】
江企抗疫大放异彩
江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贡献。可以说,是全市超过8万家企业和超过50万户市场主体撑起了江门的一片天。
即便是面对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江门企业也是积极响应當委证府号召,发挥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扎实的优势,全力复工复产、转产扩产,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的战场,为全国、全省、全市疫情防控物资应急保供作出积极贡献,获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先后三次专门致信感谢。
疫情暴发初期,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全省重要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1月23日,该公司老板和员工们就迅速复工复产,并在证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在大年初七就实现最大产能并稳定达产,为全省全国的医用口罩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在其带动下,目前全市的口罩产量,已从疫情初期的日产能不到10万只,迅速扩展到了数百万只。
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十分紧缺的医用防护服生产中,也为全国作出了杰出贡献,疫情发生后向市场供应的防护胶条超7亿米,居全国首位。其姊妹公司江门市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也为全国的防护服压条机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向国企央企无偿提供了自主研发的设备生产技术,“小手拉大手”快速提高防护服生产设备产量。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