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恩平新闻

恩平蓝田村:一点一滴走好文旅之路

时间:2020-09-18 17:38:32  

 镇

  海湾大片红树林就在蓝田村旁。

蚝壳巷道尽显海边人家特色。

  蚝壳巷道尽显海边人家特色。

村庄与稻田隔路相望。

  村庄与稻田隔路相望。

石板路是村民散步的好地方。

  石板路是村民散步的好地方。

青蟹养殖基地是蓝田广为人知的名片。

  青蟹养殖基地是蓝田广为人知的名片。

  进村道路两侧是格桑花海,斑驳的墙壁留住历史的脚印,近处的禾稻散发出独有的香气,远处山顶的风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出电影大片独有的画面感……建村600多年的蓝田村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气息。在这里,千倾红树林,苍郁古树,百年碉楼,皇族后裔……人文和自然景观因素完美结合,一个乡村游目的地该有的模样,这里都有了。

  横陂镇蓝田村的爆点颇多,她的村建令来访者细细品味百年乡愁;她的青蟹养殖基地仿佛自带蟹香;她的古树、碉楼,她的一砖一瓦……村民每天仿佛生活在公园中,自带芬芳的蓝田村更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吸引中央、省市等各级媒体前来报道,更吸引周边自驾游客到此一游,在各方的关注支持下,蓝田村正做得更好,走得更远,变得更美。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吴健争

  1内:一村一河一园一楼

  蓝田村乡村振兴总设计师戴德军是南京人,从工程开工那天起,他就入驻蓝田村,与村民朝夕相处,搭食借宿村中,以村为家的生活让他对蓝田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我的足迹遍及全国,颇为奔波劳碌,但在恩平的蓝田,我有不一样的感受,这里民风淳朴,能感受到这里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久而久之,文化气息浓郁的戴德军被村民亲切地叫作“大师”。数月下来,戴德军的体重一下子重了十多斤,瘦瘦的他变得更加健康了。

  半年多的时间里,戴德军客居在此,他除了是一名设计者,还是一名游客,深入每个角落观察琢磨,体验蓝田村的文化民俗,将对蓝田村规划设想的点点滴滴画成了一幅幅美图,绝佳独特的建设构想逐渐浮现出来。戴德军提出几点思路,比如说,设计必须遵循当地风格,所有的建筑与乡村的一砖一瓦相辉相映,与这里的山、水、林、田、湖融为一体,突出乡村原生态美,展现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又如,建筑材料尽量就地取材,如鹅卵石是从附近的蓝田河道拉上来的,蚝壳从海边收集的,旧砖瓦是“三清一改”时拆下来的,老旧的石条石板和坛罐是村民无偿提供的。再如,不搞大拆大建,尽量保护古房子、古巷道、古城墙、古碉楼,能改少拆,能用不毁,保留原貌风格。

  记者看到,蓝田村广场的石凳、屏风墙,用的是弃置的石板、青砖建成的,有的巷边瓦片制作墙角,旧石、破砖在建筑师的妙手下又变成宝贵的材料。旅居澳门的恩平乡贤莫日贤是工程总负责人,他把蓝田的工程当作一项标杆来打造,他说:“澳门很多建筑都保留原来中西结合的风味,这也成了澳门建筑的一个标签。”莫日贤认为,利旧有两大优势,一是在原材料方面的花费更少,二是在风格上和村的原貌保持一致。而“蓝田模式”最大特点就是保持了乡村的风貌,留住了村民的乡愁。“有的设计把乡村全盘商业化,这种方式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莫日贤告诉记者,“我们甚至故意用旧的一面向外,经过岁月打磨的砖面、石面,就是最好的装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