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作业字差,老师评语“字太差”。
儿子回家质问我,为什么你说我写的好?
“哦!是挺好的,因为你在晚上很困的情况下完成的作业呀,这样已经很好了。老师只是不知道情况罢了!”结果第二天的作业,儿子的字迹漂亮极了,老师给打了5+5分。
呵呵!我学的还算快吧!真的需要非暴力语言进行引导。需要小心翼翼地吹捧忽悠孩子一下,不能实事求是的说事,需要一点点语言小技巧。
现在我完全妥协了,我可以听他发牢骚,不和他讲理,尽量避免冲突。这样的处理好多了,加上儿子的班主任是两孩子的母亲,告诉我她也有过一模一样的情况,教我用耐心好好帮他度过叛逆期。
她说,孩子在成长,我们做父母的也要在学习中成长!学习什么呢?学习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是对孩子健康有利的。
是啊!父母没有学校,没有合格证、毕业证,只有不断地学习如何陪伴孩子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父母,帮助他顺利地度过这漫长的青春期!
有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儿子特别宠爱,什么事都亲自操刀,做饭、洗衣、干预儿子的感情。
后来儿子成家,她依旧不肯放手,她甚至忍受不了儿媳儿子亲热,从儿子结婚开始,就睡在儿子和儿媳中间。
故事最后,儿子忍受不了这样畸形的母爱,自杀了,留下了一句遗言:

妈好久没做了儿子你慢点 儿子妈只给你一个人
“妈,以后没人跟你抢儿子了,因为你儿子已经死了。”
直到现在,我想起这故事也感觉背后发凉。
但我不曾想到,这样奇幻的故事情节,居然99%相似的发生在现实里,还是在一个公众人物身上?!
在综艺《我家那小子》里,39岁的朱雨辰带着老妈,闪亮登场。
朱雨辰是谁?
他是个演员,最为大众所知的角色,就是《北京爱情故事》里的华子。
而他老妈,这次结结实实的让他重新“火”了一把。
我完全没有自我,我顶两个菲佣啊。
我的宗旨就是,不管儿子走到哪里,我都会给他一个温暖的厨房,妈宝不是很可爱吗?
一个牺牲自我的“伟大”母亲形象,就这么出现在观众面前,吓了所有人一跳。
儿子要进组拍戏?她背着电磁炉就跟儿子走,五星级酒店也好,民宿也好,,一日三顿照料饮食。
她4点钟爬起来熬各种汤,梨水,VC水,绿豆汤,十年如一日,监督着儿子喝个干干净净。
有一次朱雨辰给她做了顿饭,味道还挺好。
她第一反应不是“好欣慰,我儿子长大了呀。”
而是“你怎么能会做饭呢?”“我内疚啊,儿子怎么能做饭!”
然后她就带了80只大闸蟹和铁锅,来了北京。
她不能看见儿子有脏衣服,身上穿的,都要扒下来洗掉。
如果说衣食住行照顾着,不想让儿子受苦,还算能理解,接下来就恐怖了。
每一段感情,我都要干预的。
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
她说自己是用整个生命在爱她的儿子,所以,她要求未来媳妇也要像她这样,无私奉献、方方面面的照顾自己儿子。
她扭曲的观念给女儿洗了脑,已经过了40岁的女儿,因为觉得自己没办法做到像妈妈那样,为另一半、下一代“奉献自己”,所以决定永不结婚。
干预完生活、情感,她甚至要干预儿子的工作。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