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广海湾经济区吸引力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
不仅打破了珠江口西岸
原有的交通格局,
更让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发展
迎来新机遇。
目前,从经济总量、产业层次看,珠江口西岸与东岸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如果从发展空间看,珠江口西岸则明显大于东岸。其中,仅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规划面积就有3240平方公里,且土地开发强度不超过10%。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更是直接打通大广海湾经济区的“生命线”。
江门日报记者周华东摄
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表示,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说明了国家和省对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重视和看好。“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对江门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增强大广海湾经济区对重大项目的吸引力。”他说。
“港珠澳大桥实现了香港—珠海—澳门的连接,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会让珠江口东岸对珠江口西岸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原主任丁力表示,在此背景下,加大引进超大型产业项目和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为江门实现经济大发展创造难得的契机。
记者了解到,省委、省证府在推进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的同时,围绕“大桥经济”在珠江口西岸规划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的高端产业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目前该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已得到中央湾区办的重视和支持,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下一步,将全力培育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胡永雄摄
江门市也将聚焦建设“一极点两片区”,增强大广海湾区蓝色发展动力,面向全国、服务港澳,突出海陆统筹、港产联动,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向海发展,实现蓝色崛起。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