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170多名“老街坊”回“家” 在重游启明里中找回了“根”

时间:2020-11-24 13:45:18  

 

  170多名“老街坊”重回启明里,纷纷感叹其中的变化。

  “我们曾经都住在启明里39号楼,当了二十多年的同事。而今过了几十年,我们又见面了!”近日,69岁的李中潮在多年后首次与众多同事及邻居相聚,忍不住感叹道。

  当天,白沙街道组织“启明里老街坊回家看看”活动,共有170多名曾经居住在启明里的街坊邻居集体相聚。这些“老街坊”回“家”重游启明里,一边合影一边闲聊,感受启明里首期改造的成果及变化。

  “启明里真正‘活’了起来!”

  “我19岁离开了启明里外出读书,后来在外结婚、生活,四五十年过去了,如今这里的变化真大。”当天,重回启明里的李奶奶穿过“启明里”石门,走进既熟悉又陌生的小巷。在她的记忆中,启明里的外围有围栏,内街小巷也比较老旧。“现在这里经过改造,环境干净整洁,房屋结构和风格又得到保留,启明里也能因此为更多人所知。”她欣慰地说。

  与李奶奶的情况相似,刘锦波自分配工作后就搬离了启明里。如今再次走进这里,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并有感而发留下了诗句:“展新颜修旧如旧,焕生机文旅兴旺。大改善民生品质,老城区安居乐业。”他还告诉记者,启明里的温暖邻里情让他怀念,启明里的变化又让他惊喜。

  此次活动既让“老街坊”重叙邻里情,也让他们在重游启明里中找回了“根”。

  “你看,这里就是我曾经住的地方,地上的彩砖还在,家里用过的石头也被留了下来。”李月嫦依靠脑海中的记忆跑到启明里18号,这是她结婚前一直居住的房子。“你们看,我家的房子改造成为文创工作室后更靓了,很受欢迎。启明里真正‘活’了起来!”李月嫦肯定了启明里活化改造的成果,并希望在证府的帮助下,这间古屋能进一步得到活化与利用。

  谭学深也在白沙街道的帮助下找回了“根”。1985年,谭学深搬离启明里7号。30多年来,他并不清楚周边华侨屋的历史。但近期,随着白沙街深入挖掘启明里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让一批老房子的故事传播开来,也让他们这些“老街坊”了解到启明里其中的底蕴。

  继续讲好启明里的故事

  “最初只是小部分人参加,后来经启明里的街坊提议后,我们发起报名。没想到,这些‘老街坊’的热情超乎我们想象,很多人还从广州、肇庆、珠海等地赶回来参加活动,名额很快就报满了。”白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启明里位于长堤历史街区东段,是江门市的百年华侨古村落之一,也是江门现存最早、保留最好、最成规模的侨居历史起源点。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启明里因受归国华侨欢迎,许多人在此购地建房,人气鼎盛。但前些年,随着房屋老旧、居民陆续迁出,启明里逐渐冷清。

  去年,启明里迎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试点建设”的机遇。在证府主导、居民参与、社会投资的形式下,启明里品质提升及活化项目正式启动,首批22间房屋外立面动工升级改造,该街区被打造成内涵厚重、特色鲜明的精品历史文化街区。今年8月,随着首期改造项目完工,该街区近20家饮食、文创商铺陆续入驻,启明里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历史因文化而彰显,文化因历史而沉淀。启明里每一幢建筑背后都承载着很多历史和故事,是城市的记忆,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白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按照“一巷一主题”的原则,继续讲好启明里的故事,同时完善启明里参观路线,打造“铜虾巷”“葵扇巷”等特色巷,进一步传承老城记忆和地方特色文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