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台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建立中医馆,19间卫生院中医馆全部开业为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及时有效的中医诊疗服务。
“中医药在保障基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陈万雄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台山市基层中医药技术和服务能力,由该局统筹,指定台山市中医院为“台山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骨干培训班”承办机构,每年定期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骨干和乡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能够开展6项或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目前台山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积极打造中医特色专科
50岁的台山人徐先生因车祸断了50多根骨头,经过手术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身体功能严重受损,只能躺在床上,不能自如活动。后来,来到台山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经过数月的中医针灸、艾灸等中西医康复治疗,他现在已经能走,还能跑,一家人都非常欣喜。
台山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古明高表示,一直以来,台山市及周边地区缺乏集中医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优势于一体、服务功能齐全、涵盖范围全面的康复医学科,很多康复患者只能到市直三甲医院进行康复,很不方便。
为了响应医改号召,台山市中医院以建设“大康复”理念为主导,整合脑病科、建设治未病科,其中,脑病科分为脑病一区、脑病二区和针灸推拿康复科,立足中医,发展现代康复诊疗,探索多学科联合诊疗的一体化模式,减轻患者的经济、精神压力,使患者受益。
开平市
推动中医药工作创新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开平市积极推动中医药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开平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何素贤表示,接下来,该市将推进开平市中医院医养中心建设项目;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证府为导向,加大财证扶持力度;加强医共体内中医药服务;推进中医药产业项目建设;加大中医药种植力度。
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水平
49岁的开平人龚先生因肩胛骨骨折、冈上肌断裂,在开平市中医院骨伤科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因功能暂未修复,他的手举不起来。骨伤科综合运用中医手法点穴、使用院内自制的中药外敷、李氏铜砭刮痧等特色疗法,治疗仅两周,他的功能基本恢复。为了感谢骨伤科,龚先生还向该科赠送了一面锦旗。
开平市中医药骨伤科主任张育志介绍,作为江门市第二批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十二五”中医特色专科,该科开展的特色诊疗技术,深受群众欢迎,年门诊量达2000多人次,住院量约1500人次。
“医院通过抓专科建设,强化中医诊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何素贤说,此外,开平还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开平市中医院积极参与指导乡镇卫生院,加强中医药特色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设立治未病科,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及中医药服务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中医医疗机构是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开平市加强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诊疗环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目前,开平市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馆已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开平市中医药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及性。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原开平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江门市名中医杨吉水正在为患者看诊,开平市月山镇、金鸡镇卫生院的数位医生则在一旁边听边做记录。
在开平市中医院杨吉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里,这个师承的场景很常见。该工作有8个继承人,包括开平市中医院和乡镇医院医生。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